人民网长沙8月13日电 (记者 林洛頫) 无人机全自动起降,自动更换电池,整个钢铁厂房全景及热红外成像画面在屏幕上实时呈现;生产车间内5G+机器视觉AI识别系统正快速自动辨别钢板编码,降低工人劳动强度;5G+无人码头上车辆正按设定路线自动驾驶装卸货物……
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让华菱集团生产效率稳步提升,传统钢铁行业正迸发出蓬勃生机,而这一切变化离不开党建引领、科技创新、改革谋变的推进,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华菱迎难而上实现了凤凰涅槃。
“5年时间华菱成功三步大跨越,从脱困到振兴,再到进军世界500强高质量发展,聚焦主责主业,改革创新前行,华菱勇担‘三高四新’战略实施的主力军。”华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强说道。
党建引领 “红色引擎”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作为湖南最大的国有企业——华菱集团,5年来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贯穿企业从脱困、振兴、到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党建已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正为华菱高质量发展把好了方向。
“温度高不利于设备长时间运转,我有个降温好办法。”“加快原料运转减少积压,让客户需求与采购计划数据能实时共享。”……
2019年以来,VAMA党委围绕“降成本、强管理、提质量”主题,举办五期党建工作论坛,让各支部党员同志们立足自身岗位,以部门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既进行反思,又提出中肯建议。
VAMA酸洗线正在生产
五期论坛中提出的改进工作思路、改善工作方法的好建议,都在第一时间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有效激发了党员干事创业热情,企业经营效益日益增长,形成党建强、产销旺、发展好的良好局面。
强化党建工作不止是在VAMA产生了“化学反应”,华菱湘钢绩效型、华菱涟钢引领型、华菱衡钢目标型等党建特色品牌也在基层脱颖而出,为企业谋划发展凝聚了人心,让职工干事有了目标。
尤其是基层共产党员在生产经营、急难险重中发挥出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身边职工群众由衷的点赞,成为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华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强说:“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以书记联项目、党员先锋行的项目制方式,把生产经营绩效提升作为党组织、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的检验。”
完不成全年集团下达绩效指标70%的领导直接免职,所有部门每年排名最后5%的干部淘汰、换岗;下属单位领导超额完成任务,年收入可以远远超过集团领导……
要想党组织有活力、能干事、敢干事,领导班子必须敢于承担责任、挑重担。华菱集团党委依靠出台的一系列硬约束、强激励政策,将原来集团内部一潭死水彻底搅“活”,调动起真正想干事人的积极性。
每年华菱有上万个研发、改造、创新项目在同步推进攻关,这其中80%以上项目都是由共产党员带头推进,可以说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一线、落脚于项目,确保了各大重点项目任务顺利完成。
华菱湘钢一高炉党支部践行公司党委“党政合种一块田,奋斗争先创绩效”的工作理念,广大党员围绕高炉生产长周期稳定,以党员先锋行、指标上墙等实践活动为抓手,带头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实现高炉炉况稳定和产量指标达历史最好水平,炉况保持长周期稳定顺行33个月,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
华菱600多个基层党组织和一万多名党员在工作中将任务不打折扣执行到位,让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使集团上下推动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同向聚力、协同发力。
通过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互融互促,有力推动了企业质量、效率的大变革,高产、稳产、降耗等各项纪录不断被刷新,湘钢、涟钢、衡钢等子公司产线全面打破生产指标“天花板”。
华菱集团在党建引领下一大批生产组织、产品研发、质量提升、安全环保等生产经营重点环节的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破解,始终确保华菱这艘“巨轮”朝正确方向稳步向前航行。
科技创新 锻造优势
科技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生存与市场竞争的重要保障。
近几年来,华菱集团在未新增产能投入的情况下,凭借科技创新、挖潜增效等方式,2020年钢产量跨越2600万吨大关,湘钢、涟钢人均产钢超过1350吨,进入行业先进水平,因效率提升、单位固定成本下降年创效30亿元以上。
2019年9月,“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启用,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单体航站楼、全球最大的减隔震建筑,机场所需钢材是目前高性能建筑用钢的最高级别,这里面就有来自华菱湘钢的5万吨高性能建筑结构用钢。
“这些钢的工艺十分特殊,还特别讲究性能均衡。”华菱湘钢5米宽厚板厂的技术人员金韬介绍,钢材强度和延伸是两个矛盾的指标,机场航站楼用的钢只有通过技术手段来寻找平衡,确保钢材在发生一定屈服变性以后,不会发生变形或断裂。
为了能破解这一难题,技术人员花了几个月时间进行产品研发和测试,将最新科研成果运用其中,生产出这种低屈强比的高性能建筑结构用钢,可以承受8级地震,分别用在机场的中央大厅、离港桥、机库等地,既满足机场项目的安全性、实用性,同时具备艺术观赏性。
科技创新带来的变革让华菱集团有了和国际钢企同台竞技的底气,也为其产品打入高端钢材市场提供了一张张“名片”。
以往,我国石油用管材料存在使用寿命偏短、耐腐蚀性能较差等问题,且不能生产大尺寸、高强高韧、耐H2S腐蚀等深井钻具用特殊无缝钢管材料,依赖进口大大增加了油气开采的成本。
针对这些问题,华菱衡钢进行极端恶劣环境下使用的油气工程用无缝钢管的研制与开发,科研攻关团队围绕材料使用环境分析、材料成分设计、钢水纯净化冶炼、钢管热处理方法以及大尺寸、高强高韧、耐H2S腐蚀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
一百次实验不行就一千次,一千次不行就一万次。在反复调试、不断摸索中成功开发出一系列用于不同环境下使用的石油工程用无缝钢管,包括超深井用高强韧气密封套管、抗H2S/CO2腐蚀用油套管等产品。
“我们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有效降低了国内油气开采的成本。”华菱衡钢科研攻关团队谢凯意介绍,这些高端产品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一面市就吸引众多客户前来咨询洽谈。
目前,衡钢高强高韧石油套管成功应用于中石油塔里木油田“亚洲陆上第一深井”轮探1井以及众多国外重大油气田开发项目。
华菱集团依靠科技创新对钢的品种、工艺结构进行逐步升级,目前华菱高端钢材产品已占据总生产量的54%以上,“高端+差异化”研发策略取得显著成效,产品在升级换代中一步步站稳高端市场,“华菱制造”正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
“科技创新让华菱产品在市场上有了独特竞争优势,我们未来还将不断开拓新的产业赛道谋求持续增长,推动华菱集团在高质量发展中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华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强说道。
改革谋变 转型升级
改革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更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新时代伴随着钢铁行业的不断发展,华菱集团处在选择的十字路口,不变革企业将逐渐失去市场和竞争力,只有改革创新才能让企业不断迸发出活力与生机。
华菱湘钢智慧天车远程操控室
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积极运用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华菱湘钢5G数智工厂、涟钢云数据中心、衡钢管加工智能车丝线、VAMA工厂自动数据库等一批改革试点项目实现“让机器自主工作、让设备开口说话”的成效。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钢铁行业有机结合在了一起,改革促使华菱旗下各钢铁企业实现生产、运营的智能化,吨钢综合能耗、烧结工序能耗、综合成材率等多个指标行业排名前列,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明显提升。
改革不仅要对设备、管理进行不断优化、改进,更要提拔、重用、敢用人才。华菱集团采取德才兼并、敢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吸引到一大批优秀专家、人才聚集。据统计,近年来华菱集团提拔的40岁以下年轻干部占到总提拔人数的52%。
“人才来了留得住,人才干事有平台,人才奋斗有回报”,企业崇尚人才、尊重人才的氛围让华菱实现高质量发展有了强大后盾,更给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的人才带来了归属感。
“在这里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更让我有一份成就感。”4年前来到华菱涟钢的博士郭德福作为板材技术带头人,不仅培养出一批板材技术人员,还带领团队完成一系列技术攻关课题。仅提升2250热轧板粗轧轧制节奏一项攻关,团队每年就为企业节约成本2500万元。
近年来,华菱涟钢实施“筑巢行动”,瞄准“高精尖缺”,从名校名院、科研机构积极引进公司亟需的博士、博士后等高层次专业人才,通过设立博士工作室、开展经常性技术交流、建立鼓励创新的容错机制等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高端技术人才聚集,有力地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华菱涟钢累计开发新产品17个,品种钢销量同比增长32%。
“改革对华菱集团来说绝不是一句口号,从生产组织、工序衔接、全流程质量控制到内部管理与运行效率、资本市场运作,处处都在进行改革,这些部门、环节的改变真正使得企业生产、产品、人员全部盘活,让企业发挥出最大效率。”华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强说道。
近年来,华菱坚定不移聚焦钢铁主业,集中资源做精做强钢铁主业,通过改革降低杠杆、盘活存量,积极推进资本结构优化。
全国地方国企第一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成功落地,实现32.8亿元权益融资和钢铁资产整体上市;华菱集团主体信用评级提升至AAA;华菱线缆于今年6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开市后连续11个涨停板,华菱混改实现新突破……
通过积极开展资本运作,公司资本结构不断优化,融资成本不断降低,抵御风险能力不断提升;上市公司市值显著提升,截至7月底收盘,华菱钢铁市值较年初上涨累计上涨81%,大幅跑赢上证综指和申万普钢指数。
2021年1-6月,华菱集团实现营收1115亿元、利润82亿元,创造历史同期最好业绩。当前,华菱集团正全力冲刺进入世界500强,在推进“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